跳过内容
专访麦咖啡:总店数突破2500,明年要在三线城市再开约1000家(下)

2年前,全新升级的麦咖啡,使用半自动咖啡机,开辟独立吧台,配备专属咖啡师,杯杯拉花的出品模式,有人认为是“出力不讨好”的做法。
的确,相比于在柜台放一台全自动咖啡机,由店员兼顾,一键出杯的模式,麦咖啡的模式更注重手工现做,在产品标准化、人员培训上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但在许颖婷看来,“这正是麦咖啡的温度,和自动售卖机、全自动咖啡机相比,这是一杯手做的、用心的、有人情味的咖啡。”
与此同时,麦当劳本身就具备全民属性,这也让脱胎于麦当劳的麦咖啡在顾客群体上更全龄化,除了学生、白领等年轻群体外,在麦咖啡也能看到年轻妈妈、老人、儿童的身影。
前几天,行业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为什么很多中老年顾客,不愿去咖啡店?”
因为有些咖啡店,无论是产品、还是空间,都带有一定距离感。大家可能怯于咨询五花八门的菜单,或者没办法轻松融入那些”特立独行”的网红装修。
而依托麦当劳的优势,麦咖啡的气氛组就很open,有办公的白领,也有带孩子的年轻妈妈,还有六七十岁的时髦老人。这是一杯包容性更强,让所有人都没有压力,可以任意时间去喝的咖啡。

客流计数器
除了在场景上更多元,麦咖啡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平价。在使用了各种优惠之后,很多产品的实际售价都在20元以下,无论在哪个层级的市场,这都是一个消费者无需决策的价格。
无论是产品、空间,还是价格带,麦咖啡正在试图为全龄段的消费者,提供一杯日常、包容、无压力的咖啡。
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作为一个靠卖咖啡赚钱的品牌,麦咖啡正在努力同时做到这三件事:便宜、好喝、连锁。
在瑞幸、Manner和幸运咖之后,麦咖啡也在用有辨识度的产品、服务体验,以及2500家甚至更多的门店,为国内市场探索一个新的咖啡样本。
Page load link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