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上海餐饮人心声”系列收到了数百万餐饮人的共鸣,也收到了人民日报、行业协会、市相关领导的关注。感恩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善心和转发,让全社会听到餐饮人的心声。

让我们共同期待开放堂食等政策的出台后行业形势的好转。

了解开放堂食后的客流数据

▲上海餐饮人 江边吹风排忧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作为“小小蝼蚁”的行业服务商,我们只想说:任何行业都是唇齿相依,当一个行业遇到困难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无条件帮助行业走出困境。

今天,我们起草一篇可能不算完整的“餐饮自救24计”,希望能够通过有限的观察和经验,帮助餐饮企业“自救”。同时更期望这篇文章能够“抛砖引玉”,欢迎更多餐饮业专业人士,将行之有效的自救方式,通过文末评论区展示出来。

餐饮人,一直在自救!我们从来都没有“等、靠、要”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欢迎将此文发给你可能需要的餐饮朋友!

“ 餐饮自救24计

1、不要觉得“关店”是件没面子的事:

海底捞、呷哺呷哺这样的头部品牌都在及时“关店止损”,难不成真是他们经营能力出了问题?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壮士断腕”往往是聪明人最正确的战略选择。正确的放弃好过无方向的坚持,活下来比面子重要。

▲海底捞

2、开发适合外带和零售的产品:

“宅”经济,”懒人“经济之下,消费者需要更多高效、便捷的到家产品,实现居家饮食。比如新鲜的食材、简单加工就可以吃的半成品,如净菜+调料+制作方法,预制菜。

3、精简菜单,减少库存:

菜品种类偏多的门店,制作繁琐的,可以只保留客户最喜爱的菜品,减掉低毛利、低销量的菜品,避免库存的堆积与浪费。尽量开发不需要动用太多人工的菜品,减少人工开销。

4、灵活用工,降本增效:

特殊情况可以考虑灵活用工模式,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优化用工模式。如轮岗制、岗位整合制、高峰时间兼职工制等。通过增加培训、岗位标准化来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压力。

5、留人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

适当开放股权,共同发展,共克时艰,共同进退。

6、优化菜单设计,提升外卖毛利:

外卖尽量停售制作复杂的菜品,利用大数据科学选品。开发盈利能力强、适合外卖的菜品:制作快,标准化高,送到消费者手上不易改变品质。打造适合外卖场景的菜单结构。

▲开发适合外卖、外带的菜品

7、做好品牌的私域流量:

对抗外卖平台高佣金的最佳方式,是做好品牌的私域流量。加快建立和完善门店的线上销售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社群等)利用小程序实现消费者直接在私域下单,联合配送服务(自配送或第三方配送),打破实体门店的辐射局限。

8、积极沟通租金减免:

积极与出租方沟通,提出租金减免申请,保留沟通记录。私人房东也可主动提出协商和申请,特殊情况下可申请法律支持,大概率支持减免一半。

9、增加刚需类菜品和治愈类菜品:

经济下行时,口红的销量反而大升,因为口红作为廉价的奢侈品,除了作为点睛之笔的使用价值外,还可以对消费者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口红经济”给餐饮行业的启发——

增加刚需类菜品:如点个饭,嗦个粉,吃个面,当下小吃快餐需求旺盛,增速最快。

增加治愈类菜品:如酸甜辣爽的刺激性口味、酒类(何以解忧)、家的味道的菜品。

▲适当增加解压治愈类产品

10、多推主打健康、安心理念的菜品,减少生冷菜品:

安全、健康成为刚需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食物的健康、安全需求增加。适当减少如生鱼片、凉菜、不经高温加热的菜品。同时多多宣传餐厅进行健康安全防范的方法,让消费者消除餐饮卫生的顾虑。

11、抓住短视频的营销红利期:

营业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To c行业本质上是流量生意,谁能优先抢占平台的流量红利期,谁就更有可能弯道超车。比如视频号在下半年大概率会有指数级增长,全民短视频时代,餐饮企业一定要学会用优质的视频内容获得流量。

12、优化进店转化率:

a、确保门店提供的产品和场景体验是目标客户所需要的,价格是目标客户乐意接受的 ;

b、做好门店展示设计,让客人在门店外1秒就知道我们店做什么,特色是什么;

c、展示折扣促销,设计让客人感觉自己占了便宜的优惠活动。

13、合理提升客单价:

a、招牌菜是否天然具备价值感很关键。可以通过包装提升顾客感知价值 ;

b、套餐组合法。麦当劳、肯德基都销售套餐的高手。提高了餐厅的出餐速度、翻台率,还能通过低毛利+高毛利菜品的搭配,实现利润最优化,是提升客单价的好方法。

c、巧推连带菜品。“吃辣的菜品,通常会搭配一些冰的饮料来解辣”、“喝啤酒的顾客,多数会点些花生米来辅助下酒”。

14、合理提升复购率:

a、强复购的核心大单品是高复购关键核心大单品=成熟的品类+竞争差异+强复购的产品属性设计)

b、培养客户的重复购买习惯,获得他们的“终身价值”,激励重复购买。

激励时间长度:返500优惠券,分10个月用,每个月用50元。

激励产品浓度:每月消费满5次有特殊折扣。

激励感情深度:赠一杯凉茶,吃那么多辣,怕您上火。

▲强复购的核心大单品

15、全时段、全人群、多品类、全渠道经营:

经济下行周期中,更需要灵活根据消费需求提供产品,而不是只考虑企业能提供什么。比如这次疫情期间,贾国龙功夫菜的“24小时全时段全人群”定位,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能做的通通上。海底捞更是有啥卖啥,消费者要啥卖啥:卖早餐、卖蔬菜、卖盒饭、卖冒菜……要灵活运用自身优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下来。

16、门店增设“社区团购对接岗位”:

特殊情况下,根植于微信社群的社区团购再次成为非常时期行之有效的方式。每家门店设立专职团长,保持同消费者见过面,说过话,真实反应需求。疫情结束后,社区团购模式不一定长期在,但却是品牌抵御风险的有效形式。

17、引流菜品结合利润菜品:

设计菜品组合的必修课,要通过让一部分菜品不怎么赚钱,来换取流量,再通过利润品和引流品的合理组合赚钱。

18、自带传播力的菜品:

自带传播力的菜品,可以是高颜值菜品,也可以是有互动又好玩的菜品。自传播菜品承担的是客人主动拍照分享引流的任务。因为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是用户自传播

▲自带传播力的颜值菜品

19、试试异业联盟:

收集与自己没有竞争关系的异业伙伴的流量,为对方的用户创造额外价值,分享收益。如奶茶店给火锅店客人奶茶优惠券,火锅店给奶茶店客人锅底免单券。

20,让客人感觉有性价比:

性价比的本质不是绝对低价,而是心理预期。可以通过3种方法提升感知性价比。

a、单点突破:在同类价位的竞品中,将某一点做到竞争对手的1.5倍;

b、小分量多种类的选择:同样的价格可以体验到更多种类;

c、薄利多销、以量换利润的模式,获得总成本领先。

21、重视品牌和场景提供的情绪价值,社交价值:

在万物皆可外卖、万物皆可网购,年轻人越来越爱宅的便利时代,线下门店要拥有源源不断的客流,必须提供单纯产品以外的附加值/拉新入口。将门店打造成一个除了可以吃饭,还可以逛,看,玩、社交的目的地场所,提供情绪价值的增值。

▲场景的情绪价值

22、观察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并重新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

所有的机会,都藏在变化里,疫情的不确定性叠加主流消费群体喜好骤变的大变革之下,餐饮行业的未来在于主动创造需求,如何找到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的隐性需求把它显性化、做出来。

23、紧抓现金流、紧抓现金流、紧抓现金流:

减少一切不必要开支,暂停一切不能马上变现的中长期项目投入。 

24、坚持品牌建设:

餐饮企业自救和突破,短期看流量(流量红利),中期看供给(供应链),长期看品牌(消费者心智)经济增速放缓时,大家赚钱困难了,对“品牌”会更加重视,品牌的重要性反而凸显。坚持品牌建设,在品牌容器里装满消费者的了解、信任、偏好成为决胜关键。

如何减少开店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