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Jinbo

该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详情。
目前Jinbo已创建了59篇文章.

2019上半年中国零售上市公司营收百强榜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150家零售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4672.73亿元,净利润887.33亿元。如表1所示。表1 2019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榜 一、阿里巴巴拉高了行业平均盈利水平 按表1计算,2019年上半年150家零售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润率居然高达6.05%,这主要受阿里巴巴的营收与净利润关系的影响,平台型电商企业收租模式导致低营收高净利,剔除阿里巴巴数据以后的净利润率为3.50%。 零售商普遍感受到发展压力很大,日子越来越难过。较高的净利润率并未真实反映行业盈利能力,这不仅受会计准则差异因素的影响,还受非主营业务利润收入弥补主营业务利润亏损的影响。有不少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名存实亡,但靠资源型收益,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盈利水平。 中国零售业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格局?这是政府与业界都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二、上市公司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在表1的150家零售上市公司中,2019年上半年营收下降的公司占41%,比2018年同期上升了15个百分点;净利润下降的公司占45%,比2018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公司占28%,比2018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亏损公司占17%,比2018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从2015年到2017年,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营收下降面、净利润下降面、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面以及亏损面,除2017年亏损面比上年扩大了1个多百分点外,其他指标都逐年下降,业绩下滑得到有效控制,下降幅度逐年收窄。到2018年上半年营收下降面与亏损面虽然有一定的下降,但净利润下降面与双降面都有所扩大。 2019年上半年零售上市公司上述四个指标出现了全面下滑,分别有四成以上的企业营收下降或净利润下降,我国零售上市公司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

2019-09-28T12:55:24+08:009月 28th, 2019|最新消息, 行业资讯|0 条评论

苏宁为什么比永辉更需要家乐福?

本文提要:9月27日早间,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公告称,已经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的股权交割手续。至此,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整个商业事件告一段落,然而,我们再来阅读曾经在“十亿消费者”上发布过的一篇深度解读文章,很多的观点和细节,就恍然大悟,不明觉厉了。撰文 | 房煜一家法国公司,坐拥大陆地区210家大卖场,全年在中国地区有接近300亿元的销售额,如今这些数字都会成为历史。多次传出卖身传言的家乐福,这次终于看到了命运标注的价格。 6月23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苏宁国际向转让方以现金48亿元人民币收购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家乐福中国”)80%股份。 问题是,为什么不是永辉?在2018年初,腾讯、永辉、家乐福三方曾经联合发布声明,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达成股权投资意向书。一位永辉内部人士称,他知道消息后,也很“震惊”。此前曾有零售业知情人士告诉虎嗅,永辉方面对于家乐福的出售意向一直非常了解,其股东之一香港牛奶公司也对于并购家乐福抱有一定兴趣。但是,与家乐福谈了很久“恋爱”的永辉,最终没有走到最后。故事的进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苏宁易购无疑是下了一盘大棋。落子家乐福,也让苏宁的智慧零售蓝图更加清晰。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独家回复虎嗅时说:“家乐福是在中国市场最适应本土化的外资大卖场,最强的本地化采购和单店运营能力。家乐福的快消和鲜食供应链加苏宁的互联网零售,对双方都是一个新的跨越。” 曾经分别在家乐福和苏宁工作过的资深人士万明治先生(前苏宁超市总经理)在朋友圈感叹:“中国一定有一个或者数个万亿级的企业诞生,两个老东家的联姻,只是顺应了时代潮流而已。”而时代潮流就是,任何单一业态在现在的泛零售渠道时代,都无法独霸舞台,而是需要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大店小店不同的业态,在各个时空范畴来包围消费者。这方面家乐福并非没有尝试,做电子商城,开便利店和小业态生活超市,加入京东到家等外送平台,但终于还是慢了时代半拍。 [...]

2019-09-27T15:01:08+08:009月 27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星巴克大兴机场内部分门店开业 未来将开设10家

星巴克臻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店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的同时,9月25日,位于大兴机场出发大厅、国内抵达大厅和国内混流区的4家星巴克门店正式开业,其余门店将随着大兴机场的运营规划逐步开业。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未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内,星巴克将开设10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的4家门店中,其中包含国内首家机场内的星巴克臻选店。据了解,星巴克高端臻选店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二层的国内混流区,面积479平方米,主要采用玻璃与金属架搭建而成。在此店中,有多款饮品和吧台都是首次亮相北京。星巴克相关负责人表示,店内多款创新饮品是源于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今夏刚刚在上海烘焙工坊推出的创新饮品“气致白”也是首次在北京推出。 目前从星巴克在高客流区域的交通枢纽布局的门店来看,大部分门店是星巴克普通门店和适合快取无堂食区域的门店,而此次在机场设立定位高端的臻选店不难看出星巴克瞄准对场景、产品等方面有更好要求的中高端消费群体。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表示,由于机场内人流稳定、密集,商旅客人的比例较高且一定时长的停留时间较长需要休闲,所以机场内对休闲空间的需求可以说是刚需。星巴克臻选咖啡定位是精品咖啡,针对的是对于咖啡消费体验过程、产品品质和环境要求更高的消费者,类似于星巴克的“商务舱”。不过,在机场内类似重体验的咖啡店最大的风险在于有类似消费力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不少都是机场VIP或者可以直接去商务舱贵宾区享受免费服务,主动愿意自费是个未知点。所以,鉴于机场VIP咖啡服务水平较为一般的现状,如果星巴克可以借此与各大机场VIP服务打通,形成品牌合作,将是真正双赢的局面。 另外,星巴克在重点交通枢纽门店布局的密度之大也足见星巴克对于布局交通枢纽的重视程度。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在交通枢纽的餐饮消费与平时的消费需求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快、有休息区、品质等都是该区域消费群体的需求。与此同时,在交通枢纽的品牌餐饮企业往往也会拥有较大的流量,消费者通常会选择熟悉的品牌消费,这也是星巴克大密度布局大兴机场的优势所在。 但需要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尤其是饮品品牌开始将布局交通枢纽尤其是机场作为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带动流量及销售业绩的方式,这也意味着星巴克在交通枢纽面临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进一步提升交通枢纽门店效率以及服务体验也将成为这些活跃在“铁公机”的餐饮门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星巴克也不例外。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郭诗卉 郭缤璐)

2019-09-27T10:43:23+08:009月 26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三角形”的便利店

昨天是便利圈很热闹的一天。这一天,好邻居便利店重新开启了加盟之旅,在北京召开加盟商的大会。同在这一天,北京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对外宣布门店数量提前达到1000家。在媒体发出的新闻稿件中,咄咄逼人的态度一如既往。 比如可以看到类似“以日系三大便利店为例,自进入大陆市场,这三家便利店中最快也要用8年才实现门店数首次破千”的段落。而在另一篇新闻稿中,赫然出现了《罗森十多年开千家店,便利蜂凭什么只用了两年半》这样的标题。 其实这并不稀奇,此前还有媒体写过诸如《7-11、全家为什么不迎战便利蜂》这样的文章。咋一看,现在的便利蜂像极了当年的瑞幸。瑞幸碰瓷星巴克,便利蜂碰瓷日系便利店。不过,单单从规模上说,日系便利店本来也不是绝对规模的崇拜者。 就像昨天一位同行评价的,便利蜂为什么不去和苏宁小店比比店数呢?这两家的思路也比较像。 不过,今天早上起来,发现错怪了便利蜂。因为有媒体又发了一篇稿子,指出便利蜂的野心是三年达到一万家。如果到时候实现了,标题都可以提前拟好了。“为什么美宜佳开一万家店用了20年,而便利蜂只用了五年”。不知道此刻,美宜佳的张国衡总怕不怕? 便利蜂这样借力资本横冲直撞的企业,客观的说其最大的好处是让很多资本看到,还是有人坚定看好这个行业的。2018年的变故只是大势下的插曲。但是问题在于,便利蜂这种极具攻击性的套路,最终杀伤的是谁,仅仅是它同行,还是行业? 跳出这个话题,作为便利店重度用户,笔者倒是很想分享自己最近在机场的一个见闻 ,顺便可以讨论下,为什么便利蜂口中的日系便利店,“不去迎战便利蜂”的问题。  - 1 [...]

2019-09-27T11:27:11+08:009月 26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便利蜂门店破千家 未来三年开店目标一万家

​9月25日,便利蜂召开2020年策略供应伙伴交流会,便利蜂联合创始人赵轶璐发表了《便利蜂 最懂你的便利店》主题演讲。 与此同时,便利蜂宣布全国门店数已突破1000家,达成公司创立以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自2017年2月首批门店开业以来,便利蜂用短短31个月时间就完成千店目标,刷新了便利店行业记录,显示出“数字驱动”模式的蓬勃生命力。 便利蜂联合创始人赵轶璐 当前,便利蜂的门店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8个大中城市在内的华北、华东都市圈,并正在加速完成对这两大城市群的高密度渗透。在华北,以门店数、销售额等多个维度衡量,便利蜂已实现市场占有率的全方位领先。在华东,便利蜂保持了业内最快的门店增速,正同步加速现有城市的布局和新城市的拓展。 便利蜂门店突破1000家,意味着这家创业公司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建立了中国领先的直营便利店体系。过去,传统便利店受制于“以人管店”的业务模式,管理半径难以延伸,不得不以加盟模式实现门店扩张。但加盟模式带来的食品安全管理难题、经营水平的标准化难题以及人才培训难题都显著制约了传统便利店的扩张速度。以日系三大便利店为例,自进入大陆市场,这三家便利店中最快也要用8年才实现门店数首次破千。 便利蜂以“数字驱动”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对大规模门店的全直营管理。通过对生产、物流、门店和消费者在内的全链路数字化,便利蜂得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便利店日常经营决策中人的不确定因素,实现“系统管店”。 如果将传统便利店以店长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比作“有人驾驶”,第三方赋能型模式的便利店视为“辅助驾驶”,便利蜂的经营模式则可称之为“全自动驾驶”。这既是便利蜂与传统便利店最大的不同,也是其实现远超于行业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 反应在经营层面,便利蜂“数字驱动”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科学的鲜食管理上。过去,便利店做不做鲜食是个两难问题:不做鲜食,日销上不去;做了鲜食,食品安全和废弃又很难把控。便利蜂将鲜食的生产计划、鲜度管理、动态促销全部交由系统决策,大幅削减了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点,成功将鲜食打造成行业领先的优势品类,有效提高了门店经营效益。 “数字驱动”的好处还在于“千店千面”的落地。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数据反馈至云端,便利蜂的自动订货系统会迅速响应,向不同门店输出不同的SKU,最终实现门店服务标准化、商品结构个性化这两者的统一。 [...]

2019-09-27T11:14:37+08:009月 26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半年开7家日营业额3W+ 奈雪正在通过酒馆收割年轻人

​前天,新一季的脱口秀大会结束,卡姆晋级脱口秀大王,比卡姆的粉丝更激动的是奈雪的茶。 因为在上周五,《脱口秀大会》就已经在茶饮圈引发了局部震动——奈雪和脱口秀大会联合开了一家店,卡姆刚刚去酒屋演出过。 从旺旺宝藏茶到王者荣耀联名;从杯子上的美术馆到“报款红石榴”。在撩拨年轻人上,奈雪有什么心得? 奈雪开酒屋,打造“青和力” 上周五凌晨,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更新了一条朋友圈:今晚,奈雪X吐槽大会团队的脱口秀blablabar试营业~这个月是脱口秀大会的冠军卡姆驻店…… 奈雪创始人彭心朋友圈截图 配图是彭心和卡姆的合影,以及卡姆在酒屋演出的现场照。凌晨20分的朋友圈,小面积沸腾了。有人问卡力多没去?有人评论会玩儿,有人在为卡姆打call。 而作为脱口秀大会忠粉的我,按捺不住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深夜给彭心发消息询问详情。彭心告诉我:“这是一家跨界店。”。 第二天中午12:56分,奈雪公众号的推送里,以李诞一句“酒喝多了,满大街都是朋友”,宣告脱口秀主题酒屋的正式营业。 酒喝够了,满街都是朋友,图片截取自奈雪的茶 [...]

2019-09-27T10:48:51+08:009月 24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便利店卖药,药店怎么办?

线下实体商业形态之间的服务界限正在被打破。 房产经纪品牌开始提供便民社区服务,酒店品牌提倡打造社区娱乐中心,如今,便利店品牌有了成为“社区常备药房”的可能性。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提出,针对连锁便利店开展简化烟草、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手续试点。 近日,北京已经开始对58家连锁便利店进行试点,为市民提供板蓝根、电子血压计、医用防护口罩等乙类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服务。 北京只是一个开端,在不远的将来,各个城市将为连锁便利店的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放行,感冒药、维生素等常用药品都将被摆上便利店的货架。 对于传统药店而言,这很难说是一个好消息,社区便利店必然带来的客源分流促使他们进行改变。 你有药吗?“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有一次半夜感冒,跑到7-11想买感冒药,惊讶地发现居然没有,以前一直在国内时没有感觉,回国后感觉很明显,在功能的丰富性上,国内的便利店还是有一些缺陷。”在美国留学和工作了六年多的李湃表示,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便利店都可以买到常见非处方药。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国内的乙类非处方药种类繁多,各类目下的药品总数超过1000种,记者查询药智网OTC目录数据库发现,乙类非处方药的搜索结果共计1999条,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感冒药、肠胃药、皮肤用药等等。 事实上,国内便利店并非刚刚开展乙类非处方药售卖,2018年10月,北京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其后,京客隆、屈臣氏等相继在门店内开始增设药品柜台。 不过,北京一家大型连锁便利店品牌加盟投资人介绍,这一措施没有产生明显的实质性效果,“申请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流程和原来基本是一样的,其一是门店必须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批准并进行登记,其二是销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对便利店来说比较麻烦。” [...]

2019-09-27T10:49:55+08:009月 24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万达2020年将开出46个万达广场 项目一览表

​ 2003年万达集团进入商业地产行业以来一直高速发展,商业不动产持有和管理的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截止到今年年底已经开业的万达广场将超过300座,遍布全国的一到四线城市,有的甚至已经开进了县级市,明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在2019'万达商业年会上,《联商网》了解到,万达在2020年将开出大约46个万达广场,到明年年底开业的万达广场将达到370座左右。 ▲2020年万达广场计划开业的项目 经过31年的发展,万达广场的形态也有了几代的更迭,在近日召开的2019'万达商业年会上,万达透露了新一代万达广场的设计以及概念方案。 据悉,新一代万达广场东坝项目总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包含两栋酒店和两栋写字楼,其中商业面积18.18万平方米,分地上六层,地下四层,将于2020年12月24日开业。 东坝位于北京市的东北角,总占地24.62平方公里,是朝阳区未来的第三个国际商务区,将集高端商业娱乐、总部商务办公和国际交流服务于一体,不但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区域内还拥有高质量的客群。 作为新一代万达广场,东坝万达广场被重新赋予了定义,增加文化内容,突出体验消费,是融合科技、文体、娱乐、美食、购物各业态的社交生活体验中心。

2019-09-27T10:51:11+08:009月 24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卜蜂莲花即将退市

卜蜂莲花和家乐福、沃尔玛一样是最早进入中国掘金的外资零售商,“家底”更雄厚,但是进入中国22年,开店居然不足百家。2012年-2016年,连亏五年,合计亏损额度近11亿,现在市值不足三成。 01落寞的巨头 卜蜂莲花名声不大不小,本来并不会被太多的关注。但是9月11日,卜蜂莲花发布联合公告,按照预期时间表,普通股在港交所撤销上市地位生效日期为2019年10月28日。这样一则消息让不少人把目光放到了它的身上。 今年6月19日,卜蜂莲花正式对外宣布,公司控股股东C.P.Holding(BVI)Investment CompanyLimited要求董事会提出建议将公司私有化。其中,将涉及实施普通股计划以注销计划普通股及向计划普通股股东支付普通股注销价,以及撤回普通股在港交所上市。而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在于卜蜂莲花股市交易表现不佳,公司无法通过股权融资筹集更多的资金,感觉没有必要浪费资金和资源维持上市地位。 其实,卜蜂莲花早已经开始传出各种不利的消息!2012年-2016年,卜蜂莲花连亏五年,合计亏损额度近11亿元;2017年,由于减少商店配送及营运成本1.84亿元及行政费用1.3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2018年又落入亏损泥淖,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卜蜂莲花年度亏损2.88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上半年收入约为52.65亿元,同比微增0.2%,净利润仅为4006.50万元,与去年同期的1.38亿元相比,下滑幅度达 70.9%。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卜蜂莲花同比店铺销售下降达5.3%,但2018年下半年开设的8家新店铺及2019年上半年开设的8家新店所产生的收入整体平衡了同比店销售下降的影响。 02来头不小的巨头 卜蜂莲花是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业务,正大集团在种植、饲料、养殖、农牧产品加工、进出口贸易、医药、金融、电讯等各个行业均有涉足。2010年8月4日,正大集团旗下港交所上市公司正大企业宣布改名卜蜂莲花,随后一些表现不错的门店相继进入上市公司。 在这样强力的背景之下,截至今年6月底,卜蜂莲花在中国拥有及经营合共87家零售店铺及3家购物中心,包括大型超市79家,精品超市4家,生鲜超市1家,邻里便利店3家。相比沃尔玛的400多家门店,家乐福210家大卖场和24家便利店,这样的数据着实寒酸了些。卜蜂莲花也曾想过要扩张门店,2004年,卜蜂莲花提出“千日百店”的口号,计划用三年时间,在2007年底前,投资50亿元,在中国开满100家连锁门店,但是最后只实现了72家门店。 [...]

2019-09-18T20:45:11+08:009月 18th, 2019|未分类|0 条评论

宜家再次试水餐饮业态 在上海推出首家烘焙工坊

图片来自宜家家居官方微信 这是宜家在中国的首间烘焙工坊。 36氪获悉,近日,宜家在中国首家宜家商场——上海徐汇店开了一间烘焙工坊。据宜家家居消息,这间烘焙工坊由一楼餐厅和咖啡馆改造而来,品类包含各式甜点和咖啡,支持扫码点单、手机支付。 这不是宜家第一次尝试餐饮业态。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宜家就在瑞典的第一家商场开出了第一间餐厅,而这间餐厅也逐渐成为宜家卖场的标配,随着宜家在全球的扩张也走向世界,为大卖场里逛累的顾客提供一个暂时的休息场所。宜家餐厅的“三宝”:冰淇淋、三文鱼、瑞典肉丸在满足顾客味蕾的同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增加顾客留店时间,呆的时间长了,消费频率自然也提高了。 如果你常常逛宜家,想必对餐饮区的人满为患心有余悸,事实上,餐饮业态收入已是宜家总营收的重要一部分。在2016年,宜家餐厅的销售额为18亿美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5%;2015年,中国餐饮业务的营收占比则为10%。而美国第二大披萨连锁店达美乐2016的营收为24.72亿美元,在2013和2014年,宜家餐厅的营收增幅甚至一度超过了总营收增幅。 一面是餐饮业态的蓬勃发展,一面是总营收增长乏力,利润空间的缩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的2018财年,宜家总销售额同比增长11.2%至255亿欧元,但净利润14.5亿欧元,与2017财年比下滑14.7%。 据财经网报道,宜家美国食品部主管 Gerd Diewald [...]

2019-09-18T20:37:45+08:009月 18th, 2019|行业资讯|0 条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