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卖药,药店怎么办?
线下实体商业形态之间的服务界限正在被打破。 房产经纪品牌开始提供便民社区服务,酒店品牌提倡打造社区娱乐中心,如今,便利店品牌有了成为“社区常备药房”的可能性。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提出,针对连锁便利店开展简化烟草、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手续试点。 近日,北京已经开始对58家连锁便利店进行试点,为市民提供板蓝根、电子血压计、医用防护口罩等乙类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服务。 北京只是一个开端,在不远的将来,各个城市将为连锁便利店的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放行,感冒药、维生素等常用药品都将被摆上便利店的货架。 对于传统药店而言,这很难说是一个好消息,社区便利店必然带来的客源分流促使他们进行改变。 你有药吗?“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有一次半夜感冒,跑到7-11想买感冒药,惊讶地发现居然没有,以前一直在国内时没有感觉,回国后感觉很明显,在功能的丰富性上,国内的便利店还是有一些缺陷。”在美国留学和工作了六年多的李湃表示,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便利店都可以买到常见非处方药。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国内的乙类非处方药种类繁多,各类目下的药品总数超过1000种,记者查询药智网OTC目录数据库发现,乙类非处方药的搜索结果共计1999条,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感冒药、肠胃药、皮肤用药等等。 事实上,国内便利店并非刚刚开展乙类非处方药售卖,2018年10月,北京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其后,京客隆、屈臣氏等相继在门店内开始增设药品柜台。 不过,北京一家大型连锁便利店品牌加盟投资人介绍,这一措施没有产生明显的实质性效果,“申请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流程和原来基本是一样的,其一是门店必须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批准并进行登记,其二是销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对便利店来说比较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