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出台临时管控区调整、免除核酸筛查等防控优化措施。其中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天津等多出纷纷出台新政策,取消多地的核酸检测证明查验。多个城市正在陆续开放堂食、放开各类空间密闭的娱乐场所。

客流量计数软件

疫情三年以来,不少消费行业受到影响,经营惨淡。防控优化措施的出台,也算是整个消费行业的一次利好消息。据媒体报道,12月1日广州开放堂食首日,呷哺呷哺部分餐厅营收比平时增长近一倍,呷哺旗下的湊湊广州总体业绩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不少餐厅排队平均45分钟以上。

1疫情之后,消费会回暖吗?

消费市场三个重要的因素:人、货、场。要想消费回暖,必须做到,人员流动、货物充足、场所打开。

首先是场所的放开。

从过去一年全国的采购经理指数来看,上海疫情封控导致4月份跌至47.4%,而第三季度开始,全国各地的封控迫使11月份跌至48%,可看到疫情封控措施给零售消费带来的影响。

如今疫情政策优化之后,各个城市的政策细节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各个城市都放宽了公共场合的进入条件。商业零售领域专家杨兴顺也表示,疫情放开之后,会促进更多的人群走回街头和商场。

以率先放松防控的广州为例,数据显示,目前,广州餐饮单位复工和预复工的比例是达到了97%,街面商铺复工比例也达到了95%。在 12 月 2 日最新统计的产业园区复产比例达到了 98.7%,大型商超也是应开尽开,在广州市的天河北、北京路等商圈的复业比例达到了 97.3%。显然,消费恢复的第一个要素已经基本达到。

其次是货物充足。

要想做到货物充足,就必须做到货物流通顺畅,即物流通畅。

据统计,今年3月10日-4月10日,某品牌全国共有9745个网点,受疫情影响关停1293个网点,导致占总量21.4%的货物无法投寄。

最后是人。

人作为消费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消费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人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对消费市场的信心。
2经济迟早会恢复

整体看来,短时间内,大部分人仍然会对出门这件事展现出谨慎的态度。即使疫情放开,短时间内也难以迎来大面积的爆发性增长,小范围的报复性增长也会迅速回落。不过长期来看,经济迟早会回归至正常水平。

政策实施后,市场和民众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变化,整体的复苏也需要时间爬坡,不会是一个突然拉升的曲线。不过目前已近年关,从部分零售消费参与者看来,可借圣诞节和年货节氛围,拉起一波销售的小高潮,弥补过去几个月的收入低谷。

如果政策及疫情稳定,后续的经济回复态势将会是稳步上升,加速回升状态。

3客流数据看消费复苏

消费是否复苏,除了不完全的消费数据统计,我们可以通过客流数据直观感受。日常消费场景中,菜市场、超市、大卖场、Shopping Mall的客流量跟消费额直接相关,抽样监控实际客流量的变化,就知道是否复苏了。地铁客流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消费复苏的情况,抽取上海地铁总客流数据,2022年12月12日为975.3万人次,2022年12月19日为474.7万人次,还在第一波适应期。

不过无论如何,寒冬终将过去。我们将迎来新的更有挑战的2023。

关注我们的抖音号,了解更多如何选址的知识。 长按复制此条消息,打开抖音搜索,查看TA的更多作品。 https://v.douyin.com/Bc5bcrL/